网上有关“二战时期下令对日投原子弹的总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二战时期下令对日投原子弹的总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二战时期,美国明明可以打赢日本,为何还要对其投下两颗原子弹?
世界第二次大战,以德国、日本、意大利为主的法西斯轴心国,对抗以反法西斯同盟及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战争,这场战争规模之大,影响至深,从欧洲到亚洲,从亚洲到太平洋,全球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几十亿人口被卷入,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世界战争,大家都知道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等反法斯力量胜利,结束了这场旷世之战。
在世界第二次大战快结束时,美国运用最新的武器原子弹,对日本本土进行了轰炸,其伤害之大不用笔者今天多说,也正是这两颗原子弹,加快了日本的投降,那么当时美国明明可以打赢日本,为何还要对其投下两颗原子弹呐?
众所周知日本对美国珍珠港进行偷袭后,美国被迫卷入这场战争,到了战争后期,法西斯为主的轴心国失败已经成为必然,德国早早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德国柏林会议已经召开,但是日本却视这些而不见,不仅拒不投降,还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誓死与同盟国决战到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而此时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已经试爆成功,在此背景下,反法西斯国家通过各方面的沟通和交涉失败后,美国总统决定以新型的武器原子弹对日本进行轰炸,美国先是在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这颗原子弹对日本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是日本此时不仅没有投降,还在天皇的号召下,决定组织力量进行反击。
美国见到此情况,在三天之后又对日本长崎投了一颗原子弹,同样此颗原子弹对日本也造成了巨大伤害,作为首次出现在人类面前的这种超常规武器,对日本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加上日本不知美国手中还有多少颗原子弹,最终日本无条件投降。
就算日本没有遭受原子弹的轰炸,必然也会失败,但是必定会进行剧烈反抗,结果会造成同盟国家无辜的伤亡,加上二战末期,大家一心想早日结束战争,进行和平,所以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是必然的。
一、长崎两颗
1945年8月6日上午9时15分17秒,美国空军的一架B-29重型轰炸机向日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45秒后,它在离地600米的空中爆炸,一团巨大的蘑菇云徐徐腾飞……于是,广岛成了地狱.二十万人死于爆炸中和后来的原子病.
这天,杜鲁门总统向日本发出一份通牒: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从空中以地球上前所未有的毁灭武器将日本毁灭.可是,等了两天,日本却还沉默着.杜鲁门想,广岛的那一颗力量还小,还需要对日本进行第二次打击.这样,在第三天头上,即8月9日中午时分,日本又挨了第二颗原子弹,地点是长崎.
事后,美国战略轰炸统计局匡算,约有3.5万人死亡,6万人受伤.负责原子弹研制计划的格罗夫斯将军说:“这个数字比我们原来估计的要少得多.”
那么,“原来估计”的是多少呢?是“这个数字”的两倍.为什么这么讲呢?原因很简单:“原来”是按两颗原子弹的爆炸威力“估计”的;而现在的死伤数字只在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效果之内.事情说穿吧———美国当初对长崎投放的是两颗原子弹而不是一颗.也就是这个缘故,所以当死亡数字出来以后,格罗夫斯大失所望.而倘要对此予以深究,那原因不外两个:其一,两颗原子弹都比较偏离目标;其二,两颗中的一颗为哑弹.
当然,美国方面宁愿相信第一种原因而不愿看到的是第二个原因所致.因为第二个原因所带来的附带影响实在不可想像———它会使人吓出一身冷汗的.
二、一颗哑弹
不过,现在首先需要澄清的问题是:当年美国在长崎投放的原子弹到底是一颗还是两颗?
后来披露的一份私人材料则证明:哑弹的“可能”是存在的,或者就是事实.因为提供这份“私人材料”者不是别人,而是当年“曼哈顿”计划的官方负责人,后来的陆军退役将军格罗夫斯.
1945年7月24日,格罗夫斯在给马歇尔将军的报告中就拟就了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四个目标,它们是广岛、长崎、小仓和新舄.7月底,最终确定了三个目标.格罗夫斯回忆录写道:“广岛是第一个目标,小仓兵工厂和小仓是第二个目标,长崎是第三个目标.”为此,格罗夫斯为执行投掷任务的空军第509飞行大队准备了三颗原子弹.
当8月6日对广岛实施了轰炸,杜鲁门向日本发出通牒之后,空军便积极准备着对下两个目标的轰炸.
对日本的第二次原子弹打击被安排在8月9日进行.这天早晨3时49分,两架“B-29型”轰炸机各载一枚“胖子”(“胖子”是以丘吉尔的昵称来指代内爆式原子弹)从美国提尼安空军基地起飞,随同的有两架侦察机.
当飞达小仓上空时,只见这里阴云翻滚,浓烟弥漫,用肉眼根本观察不到目标.恶劣天气挽救了小仓和它的成千上万的市民.
在经过45分钟的无效努力后,“B-29”只得转飞第二个目标———长崎.这里依然是云雾紧裹,难辨目标,于是决定改用雷达导引投弹.但这时天空中突然掀开一片云雾,显出一个清朗的大洞.透过大洞,机组人员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飞机场的跑道……他们没有犹豫,果断地按动开关,两颗带有降落伞的“胖子”发出刺耳的啸声扑将下去;接着便划出一道闪电,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球……
三、罹难记录
事后,日本长崎知事将当天罹难情况写成书面报告递交日本防空总部长官、九州地方总监、西部军管区参谋长.主要内容有三:
一、本日10时50分“B-29”飞机两架,自熊本县天草方向北进,经岛原半岛西部橘湾上空入侵长崎市上空.11时2分投下附有降落伞的新型炸弹两个.
二、上述炸弹断定为攻击广岛类型的小型炸弹,估计虽发生相当多的负伤人员,但较之广岛被害程度极轻,很少发生死亡与倒塌房屋事情.
这里,长崎知事显然有意回避“新型炸弹”所造成的具体伤亡.这同当时日本官方的口径是一致的.因为如果如实描述,势必动摇民心、军心,所以军政上下一律采取“驼鸟政策”,不让国M了解日本国所处的形势其实已到了气若游丝的地步.
三、投下的两颗原子弹中,有一颗没有炸响,而且也未受损伤,现已将其监控起来.
据介绍,当时日军大本营接到长崎知事报告,对“没有炸响”的那颗高度重视,当即派出特种军警予以严密看管.这时候的某些强硬派,以为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获得了原子弹实物标本,依日本人的智慧,完全可以依样画葫芦,造出自己的原子弹.
四、转赠苏联
无奈此时苏联的百万铁甲已涌进ZG东北,铃木内阁正与裕仁天皇一道酝酿接受《波茨坦公告》,准备无条件投降;何况东京帝国大学的原子加速器已经遭到美机轰炸的破坏,作为战败国,更不可能制.造原子弹;还不如借花献佛,将这颗美式原子弹进献给苏联人———这是当时日军大本营经过紧急会议之后作出的决议.或许他们当时还想到了“借刀杀人”、“坐山观虎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样的古老智慧?
据说当时日军大本营代表通过在东京的苏联情报人员转告苏联情报总局局长依瓦舒金将军,称:“我们完蛋了,美国使我们屈服了,美国将把日本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我们永远不会有东山再起的希望了.但是如果原子弹为美国和苏联同时掌握,那么,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定能重新站立起来并在世界大国之列占据适当的位置.”
就这样,苏联人不费吹灰之力,便获得了美国耗费了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才研制出的四颗原子中的一颗(第一颗于1945年7月16日在美国本土试爆,后两颗则于8月6日、9日分别爆炸于日本广岛、长崎).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从那时起,苏联人便在西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侧畔地下200多米深处构筑起巨大的地下核工业城,由3万多人日夜开动着三个巨大的核反应堆,大踏步地奔上了与美国为敌手的核竞赛舞台.
1949年8月29日4时,苏联成功地试爆了一颗原子弹,其代号为“首次闪电”,当量比此前美国人爆炸的任何一颗都大.
关于“二战时期下令对日投原子弹的总统”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枯砚生云]投稿,不代表可乏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knfrlk.cn/kf/181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可乏号的签约作者“枯砚生云”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二战时期下令对日投原子弹的总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二战时期下令对日投原子弹的总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文章不错《二战时期下令对日投原子弹的总统》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