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有哪些从北航走出的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人物?”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哪些从北航走出的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人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当然是北航1952级校友中六位两院院士?。
1952年,那年北京航空学院刚刚成立,来自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航空系科的教师组成了学校最初的队伍。招收了第一批来自全国各地怀有航空报国梦的年轻学子。他们之中就走出了后来六位两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懋章
1999年陈懋章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叶轮机气动力学和粘性流体动力学研究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卓有建树。 在他指导并参加的某型发动机跨音压气机改型设计中,敢于闯入科学研究的“禁区”,提出了一种新型压气机处理机匣,保证了发动机在整个飞行包线内稳定可靠工作,排除了空中熄火 故障。对促进我国发动机设计研制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孔辉
1994年首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主持完成多项中国汽车行业的基础性科研项目和一汽新型汽车的开发研制工作。被汽车界誉为将系统动力学与随机振动理论引入汽车振动与载荷研究的领先学者,中国汽车轮胎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汽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带头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戚发轫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持了东方红一号研制,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研制,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播卫星;主持神舟号飞船总体方案,作为总设计师在解决卫星和飞船研制过程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陶宝祺
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陶宝祺作为中国航空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的开拓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为推动这一高新科技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志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王永志长期致力于中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参加和主持了6个导弹型号、2个运载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研制工作。王永志参与主持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主持了总体技术方案设计,组织了研制、试验中的总体技术协调,正确处理了许多重大技术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群鹏
1999年群鹏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分支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我国失效分析学会组织主要创始人之一,先后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奖、劳动部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十余项奖励。
不是。
2017年北航迎来建校后最大的人才培养改革,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书院管理,成立北航学院,下设六大书院,并以“中国航空之父”冯如,北航建校元老屠守锷、陆士嘉、林士谔,等先辈的名字命名书院,激励广大学子传承弘扬空天报国精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如书院,承“中国航空之父”冯如先生之名,传冯如先生“航空报国”之精神。书院隶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学院,2016年开始试点建设,2017年正式成立。冯如书院坚持学校“理想高远、学识一流、胸怀寰宇、致真唯实”的人才培养总目标,以通识教育、导师制、社区理念为办学核心,以胸怀、勇气、坚持为书院人才培养核心精神品质。通过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富有时代特征、具有北航特点的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人文素养,掌握扎实数理基础与宽广专业知识,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勇于迎接未来挑战、参与国际竞争的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才。
关于“有哪些从北航走出的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人物?”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寒卉]投稿,不代表可乏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knfrlk.cn/kf/21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可乏号的签约作者“寒卉”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有哪些从北航走出的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人物?”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哪些从北航走出的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人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
文章不错《有哪些从北航走出的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人物?》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