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电子化与一般化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电子化与一般化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电子化与一般化的区别如下:
1、电子政务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一是应用定位不同。电子政务系统侧重于政府内部部门之间(如部委内各厅、司、局)、跨部门(如国务院办公厅与各部委、科技部与其他部委)以及政府部门与企业或个人之间的应用。
2、办公自动化则侧重于一个政府部门内部(如某个机关内部)或一个系统内部。二是系统用户范围不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用户一般是政府部门的内部用户,他们按照事先规定好的权限,完成不同的信息处理过程。
3、电子政务系统的用户群主要是政府部门以外的用户,如其他部门、企业和广大公众。从某种程度上看,电子化政府的特点在于它是服务型政府,即通过电子媒体创新政府的服务,信息化在促进政府行政的现代化、**化、公开化、效率化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电子化的核心与基础如下:
1、政府机关内部公务处理电子化是电子政务的核心与基础,政府机关内部公务处理电子化及其地位,电子政务是应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2、政府机关内部事务处理活动是公务处理活动,它为政府管理职能实现奠定基础,为政府对外职能提供服务,为实现职能创造条件。归根结底,政府机关内部公务处理电子化是电子政务的核心和基础。
3、“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金桥工程 属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主体。金关工程 即国家经济贸易信息网络工程,可延伸到用计算机对整个国家的物资市场流动实施高效管理。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国内研究者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进行了归纳,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专业领域信息化、政府上网工程实施和全面电子政务建设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办公自动化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政府办公使用计算机、传真、打印、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协助处理信息,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
第二阶段为专业领域信息化阶段,从1993年至1998年,此阶段是政府为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而提出的计算机联网、应用工程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金字工程建设。
起步于1993年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现已发展到“12金”甚至更多,即金税、金财、金盾、金审、金贸、金农、金保等。
扩展资料:
电子政务建设应用:
1、全国政协委员、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提议,要在大数据时代发展电子政务,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以更好的提升行政效率,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更好的发挥社会管理职能,引起了强烈反响。
2、电子政务是国家实施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应急能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初显。
3、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较大进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的电子政务市场规模为550亿元,同比增长16.4%,2010年,其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2012年,其市场规模达到1390亿元,同比增长17.3%。
4、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
百度百科-电子政务
关于“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电子化与一般化的区别”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夔燕]投稿,不代表可乏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knfrlk.cn/kf/59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可乏号的签约作者“夔燕”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电子化与一般化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电子化与一般化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文章不错《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电子化与一般化的区别》内容很有帮助